从“意识形态”到“个体表达”——浅谈新时期纪录片创作观的改变 | |
肖罕1![]() | |
2012-06-05 | |
发表期刊 | 才智
![]() |
ISSN | 1673-0208 |
期号 | 16页码:163-164 |
摘要 | 在《纪录片完全创作手册》里是这么定义纪录片的:纪录片是对真实的创造性处理;纪录片具有社会批评功能;纪录片是从人类性情出发看到的真实一角;纪录片是一个组织好的故事;纪录片真实而不是现实主义;纪录片是一种被展示出来的证据;纪录片是社会艺术;它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澄清事实真相而不是将其简单化;纪录片是主观构建。在中国纪录片短暂发展的整个过程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意识形态的东西在慢慢消逝,"作者精神"在其中的渐渐露出锋芒。 |
关键词 | 纪录片 创作观 伦理学 |
URL | 查看原文 |
语种 | 中文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ir.cqcet.edu.cn/handle/39TD4454/7626 |
专题 | 党委宣传部 |
作者单位 | 1.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宣传部; 2.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
第一作者单位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肖罕,欧阳龚平. 从“意识形态”到“个体表达”——浅谈新时期纪录片创作观的改变[J]. 才智,2012(16):163-164. |
APA | 肖罕,&欧阳龚平.(2012).从“意识形态”到“个体表达”——浅谈新时期纪录片创作观的改变.才智(16),163-164. |
MLA | 肖罕,et al."从“意识形态”到“个体表达”——浅谈新时期纪录片创作观的改变".才智 .16(2012):163-16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从“意识形态”到“个体表达”——浅谈新时(638KB) | 期刊论文 | 出版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下载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肖罕]的文章 |
[欧阳龚平]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肖罕]的文章 |
[欧阳龚平]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肖罕]的文章 |
[欧阳龚平]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