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国电影的起承转合之作——浅析影片《钢的琴》 | |
肖罕1![]() | |
2012-07-08 | |
发表期刊 | 黄河之声
![]() |
期号 | 13页码:94 |
摘要 | 钢琴,源自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影片片名多加了一个"的"字将"钢"与"琴"两字分开,"钢"是90年代初经济变革下工人阶级生活状态,"琴"是优美的旋律,坚韧的生活颂歌,"的"这个连接字好,是因为组合成的"钢的琴"将90年代初市场经济变革工人阶级阵痛的生活转型期内,人们笑中带泪,勇敢的面对生活艰辛以外的温暖质感通过影片片名很好的进行了展示,在当代华语电影作品越来越缺乏思想内涵,社会价值意义探索的同时,影片《钢的琴》的出现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对于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趋向起到了很好的"起承转合"的模范示例的作用。 |
关键词 | 现实题材 荒诞主义 老男孩 怀旧 存在主义 空间造型 |
URL | 查看原文 |
语种 | 中文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ir.cqcet.edu.cn/handle/39TD4454/7573 |
专题 | 党委宣传部 |
作者单位 | 1.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2.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
第一作者单位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肖罕,周昊. 一部中国电影的起承转合之作——浅析影片《钢的琴》[J]. 黄河之声,2012(13):94. |
APA | 肖罕,&周昊.(2012).一部中国电影的起承转合之作——浅析影片《钢的琴》.黄河之声(13),94. |
MLA | 肖罕,et al."一部中国电影的起承转合之作——浅析影片《钢的琴》".黄河之声 .13(2012):9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下载所有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一部中国电影的起承转合之作——浅析影片《(30KB) | 期刊论文 | 出版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下载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肖罕]的文章 |
[周昊]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肖罕]的文章 |
[周昊]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肖罕]的文章 |
[周昊]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